↑↑↑好喜歡包戎寺..到處被微笑包圍住一樣..
看完無緣的吳哥日出後..接著就騎腳踏車從南門進入大吳哥了.前面有說到我和小蔡最喜歡的就是小吳哥和包戎寺.前者是城中之城的巔峰建築之作.而包戎寺則讓人被微笑的臉孔包圍住了.兩種不同的感覺我們都很喜歡.
想用單車遊吳哥古蹟.我會建議一天玩大小吳哥.兩個景點就在旁邊.可以一次看完.我們習慣早上去大吳哥.下午再去小吳哥.一天行程剛剛好^^.
大吳哥從南門進入後.首先是看到微笑之堡-包戎寺.在這裡就可以逗留很久了.接著再順著路參觀包本宮、空中宮殿、癲王台、鬥象台、十二生肖塔..每個景點都是建築奇蹟.足以讓人驚嘆連連、快門按個不停.
我們是第二次來了.在包戎寺裡還是有探險一樣的驚喜.這裡很像一個大迷宮一樣.有無數的塔樓、迴廊、飛天仙女像...還有像電影畫面連續播放的浮雕.
這一次帶的參考書籍是蔣勳的吳哥之美.這本書描寫得很細膩.從一種脫俗的眼光去看待吳哥.會讓人去思索在這些古蹟下深層的意義.這一篇寫了我看那本書後對於包戎寺的新感想外.還有把比較的浮雕做個簡單介紹
上一次的遊記也拍了N張照→2010暑假四國之柬埔寨篇~7/21大吳哥南門+巴戎寺(BAYON)
第一次看到包戎寺的驚喜與新奇都寫在第一次參觀的文章內了.
這一次是舊事重遊.雖然少了那種新奇感.但包戎寺的美還是讓我們驚嘆不已.
這裡想寫一下看蔣勳的吳哥之美後.對包戎寺有新的認識.
主要有兩點.
1.高棉的微笑
包戎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晚年為自己建造的陵寢寺院.
這時他已經從印度教改信了大乘佛教.許多原始欲望官能的騷動.逐漸沉澱昇華成一種極其安靜祥和的微笑.
晚年的闍耶跋摩七世.年邁蒼蒼.歷經過慘烈的戰爭後.似乎想闔上眼睛.明想另一個寧靜無廝殺之聲的世界.
因此爬過陡峭的階梯後.在最高處的塔尖上.到處都是靜定祥和的微笑.
就好像哭過、嫉妒過、憤怒過、痛苦過、絕望過..但最後這一切將會過去一樣.忘掉一切超越生死.只剩微笑看透一切.
2. 庶民的生活
吳哥窟到處盡是華美雄偉的建築、精細繁複的雕刻..每個都是偉大的藝術品.
但幾乎所有的雕刻裝飾都是以神像為主.整個吳哥城的重心都圍繞著宗教打轉.很少用真實的人間生活為主題.
不禁讓人思索著..吳哥城呈現的重心是宗教.那當時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這一切在包戎寺有了例外.
在包戎寺的外圍有圍繞長達一千兩百公尺左右的浮雕飾帶.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庶民生活圖像.
有戰爭為主題的浮雕-士兵手持長矛列隊而行、大象車子駝載著貨物...
也有庶民的生活景象-陶工正專心的用手拉坯製作陶器、人民閒適的下棋、鬥雞、婦人生產的過程..
這些浮雕和其他寺廟表現神像的莊嚴崇高不同..這裡的庶民生活活潑自由又寫實.
就像走在雄偉宏大的吳哥古蹟時.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讚嘆著眼前的這一切.
但很難忽視著跟隨在一旁乞討著"one dollar"當地小孩.還有在一旁揮動著鐮刀除草的婦女..
宗教力量很大.但別忘了人民最基本的生活.
-----------------------
這是網路上抓的大吳哥地圖.我上面有標示各景點的中文名稱.
(每本書名翻譯的名字都不同.我是以2010年參考的吳哥深度旅遊聖經裡的翻譯名.)
AngKor Thom"大吳哥城是一座被長達12公里的護城河所包圍的大型古城.是高棉昔日最大的幾個城市之一.由闍耶跋摩七世所建並做為首都.
整個建築包括護門的五座城門、完整的城牆、進城橋樑、東西南北和勝利門.
城內則有巴戎寺、巴本寺、鬥象台、顛王台、南北喀霖寺、古皇宮....等..
介紹一下我推薦的旅遊書.
第一次來吳哥窟的人一定要看這本"吳哥深度旅遊聖經".寫的很詳細.帶著它就像找了一個博學多聞的導遊一樣.
2010年時我是帶"吳哥深度旅遊聖經".這次則捨棄那本.帶了蔣勳的"吳哥之美".
不是上一本書不好.是太重了.我想減輕行李重量.就帶了較輕的吳哥之美.
"吳哥之美"寫得很像散文一樣.讀起來很有美感.
我帶這本除了想當參考書籍外.也把它當成旅遊閒書來看(三四十天的旅行無聊時就翻翻書看一下).
但如果想要看詳細介紹完整的資訊.還是最推薦"吳哥深度旅遊聖經"了.
這本書很輕巧.攜帶方便..
我和小蔡不是很認真的旅遊者.沒有特地找導遊導覽介紹.
而是參觀到哪.就臨時抱佛腳翻一下書籍
在參觀時對照著書籍.找到書中有的圖片時.會讓我們很欣喜
------------------------------
邁入正文了.......
從小吳哥門口騎一小段路就看到南門了
南門也是一個熱門景點.旅行團大部分都會停下來拍照
上一次有特地停下來..這一次就很懶XDD..直接騎過去了
進入大吳哥後.第一個抵達的包戎寺(THE BAYON)
相信大家對它不陌生.它以高棉的微笑聞名全世界.
包戎寺有49座塔尖.上面有一百多面靜謐的微笑.
在往昔.包戎寺是大吳哥城是闍耶跋摩七世與八世的國廟.象徵宇宙與帝國的中心.
從包戎寺的正門進入後.看到很多石塔門.
這些塔門一個接著一個立著.好像引人走入一個大迷宮一樣
正在研究該走那一邊..哈哈
包戎寺本身是由兩個近似方形的長廊內外圍所組成.
一道道長廊和塔門塔樓好像把包戎寺包圍得像個大迷宮一樣.
迷亂的路線.好像探險一樣.讓人新奇不已.
到處都是長廊、階梯、塔門、狹小的聖廳..更不用說牆上密布的浮雕.
這裡就像一個大寶窟一樣.除了讓人目不暇給外.
很想用相機把這一切珍寶記錄下來.
ㄟ..我在小蔡的記憶卡內發現她很愛偷拍我的背景耶..
這一張是怎麼回事.我怎麼從氣質文藝少女變成諧星了
這裡每一處都是拍照的好地點.
這裡到處都有在吳哥窟裡隨處可見的仙女雕像.
一個個舞姿曼妙的仙女.好像在風中翩然起舞一樣.神祕又讓人迷眩
精美的蒂娃妲女神像
看得出來我們在學雕像的動作表情吧
我的笑容像嗎
看到這個女神雕像..大家有覺得很特別的地方嗎
不覺得女神的裙襬很像LV的標誌嗎?
還有腳環耶
某人又偷拍我了
看到這種浮雕.我就不相信你不想學一下XDDD
第二次參觀了..這裡依舊充滿著驚奇
接下來這些就是上面所說的戰爭與庶民生活浮雕.
一整面的浮雕.好像看電影故事一樣
浮雕上的戰爭場面是高棉人和占族人的對抗.
一整排浮雕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行進中士兵.看起來很驚人.這些士兵手拿著長矛盾牌等武器.蓄著長髮圍腰步
有些士兵則身披短袍.表情很精緻.刻畫入微
這個人也太厲害了.站在長矛上耶
划船打戰的情形
好多魚
這是晉見國王嗎
連樹葉也栩栩如生.一片片的葉子精細到不行
這是很庶民的生活畫面.人民正在煮飯端杯子.
中間有一個人蹲在地上生火.另一人手抓著羊(?)要丟進大鍋裡烹煮
我看書上介紹說.這是高棉人獲得戰爭勝利.意氣風發的高棉國王在皇宮裡大肆籌備慶祝事宜.
御用廚師們準備豐盛的慶功宴.一個把動物放進大鍋內.另一個添柴火.
製陶師傅則製作許許多多廟宇與宮廷屋頂用的陶製屋脊頂飾.
這是鬥豬的場面.是人民的日常休閒
提著工具去工作?
大象
好像在按摩?
猴子在爬樹
最特別的是這一幅.一個女人正要生產.痛苦的翻轉身體.旁邊有一個人抱住她
書上有特別介紹這幅..找到時對照著.心情有如發現寶藏一樣
這些庶民生活的浮雕.讓我們從莊嚴的神明世界清醒過來.
就像當我們欣賞著這些偉大的古蹟時.其實當地人民正辛苦的為生活努力著
(2010年時據說這些人一天工資是1美元.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好些了)
接著就爬上陡峭的階梯.到達最上層的平台.
這裡讓人感覺到彷彿闖進另一個祥和寧靜的世界似的.
到處都是掛著祥和微笑的人面頭像.
包戎寺總共有一百多面這樣的微笑..是吳哥窟最佳的代言人
頭像的五官其實是神秘帶點模糊的.
但那微微上揚的厚實嘴角.讓人很有安心與祥和的感覺
雖然都是高棉的微笑.但因為角度與光線的不同.每一面都有不同的感覺
在這裡好像被微笑包圍住一樣..讓人忍不住嘴角一直上揚
我們好喜歡包戎寺溫暖安心的感覺
這個女神像頭上的雕刻也太精緻了吧!
這裡還是有本地人穿著傳統服飾..遊客可以跟他們合照..他們會奏樂.(可是要給錢的)
中間那遊客應該是泰國人吧
忽然目光被某個白色身影給吸引住了
這位先生穿那上衣也太貼身了吧..我感覺有點怪怪的XDDD
第一次看到這樣穿衣服的男人
還可以找個偏僻少人的角落玩自拍.
到處都是我們的伸展台
也在神祕的迴廊裡玩起自拍來啦
哈哈..兩人玩上癮了
超喜歡這系列的照片
雖然以後不一定會再來吳哥窟了..但我會永遠記得這被微笑包圍住的包戎寺
(這一篇本來要跟大吳哥內其他古蹟一起寫完的.結果寫完包戎寺後就落落長了XD)